“垃圾分类我先行 青山绿水美乡村”

2018-05-08 来源:大堰镇关工委

为迎接第55个“学雷锋”纪念日,区关工委在大堰镇举办“垃圾分类我先行 青山绿水美乡村”活动。活动由大堰镇关工委承办,组织了50余名来自大堰学校、尚田中学的青少年志愿者,走进浙江省首个“零污染”大堰镇箭岭村,探秘“垃圾分类”环保之旅。

当天上午,由箭岭村“垃圾分类”公益事业发起人之一、离退休教师刘爱芬同志担任学雷锋实践服务“导师”,向孩子们详细讲解“红蓝绿”垃圾分类法,“可回收垃圾”类型,垃圾回收后制作环保酵素等环保小知识。随后,孩子们在刘爱芬老师带领下赶了一次“环保集市”。这个“集市”由箭岭村村民自创,可将平日收集的垃圾兑换为有用的生活物资。孩子们纷纷拿出事先带来的废旧报纸、电池、塑料瓶等可收回垃圾,从摊位上兑换到了笔记本、铅笔等崭新的文具,感受到了“变废为宝”的乐趣。

为能更近距离了解“垃圾分类”,刘爱芬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箭岭村环保酵素制作基地。在一个个巨大的环保酵素桶前,孩子们亲眼见识了剩菜剩饭、果皮果壳“变身”环保酵素的过程。部分孩子还动手体验了酵素制作。感受到“垃圾分类”的妙处后,孩子们自编了关于垃圾分类的口诀:“瓜皮果壳茶叶渣、剩菜剩饭塑料袋、玻璃泡沫易拉罐、纸巾烟头旧药品,能卖拿去卖,有害单独放,干湿要分开。”他们边唱口诀边向路人和村民发放“垃圾分类”倡议书。来自大堰学校五年级的张涵同学说:“原来不同垃圾能变出这么多用处,以后我再也不将垃圾乱倒了。垃圾分类,真是太好啦!”

为进一步巩固孩子们的“垃圾分类”环保意识,镇关工委将“垃圾分类”带进校园,于当天下午组织大堰学校孩子们聆听刘爱芬老师“酵醒乡村美”主题班队课。课后,全校展开环保系列活动,来一次“环保DIY”大赛,出一期“垃圾分类”主题黑板报,画一画“垃圾分类”标志标语,制作“垃圾分类”环保袋、 “变废为宝”手工制作等,让孩子们成为“垃圾分类”小先锋,生态文明的传播者。

大堰镇关工委通过组织青少年亲身参与“垃圾分类”实践,切实提升了青少年的环保意识,增强了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。活动最后,所有参与此次志愿活动的孩子均领取到了由镇关工委提供的“环保之星”纪念章。